第(3/3)页 根据《宛署杂记》的记载:专职服务于万历皇帝的油漆匠有38人,每天加在一起的工钱也不过是折合2两2钱8分银子。 明朝的一两银子等于1000文钱能够买480斤大米,如果单纯以米价为标准衡量购买力的话,约等于现代社会的1200块钱。 可现在李盛驰拿出三两银子,居然还不够支付在青楼过夜的房费。就在他进退维谷的关键时刻,“保护神系统二代”的一番话却让李盛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。 “发现可重复签到地点:青楼,签到奖励发放中,请宿主及时领取。” 当李盛驰满怀希望的打开装着签到奖励的檀木盒子后,之前忐忑的心情瞬间转为不可一世的傲气,看向老鸨子的目光也变得凌厉起来。 “原本刚才那些银两是打算作为打赏的,现在看来倒是在下浅薄了。这里有雪花纹银三两,加上刚才那些应该足够了吧?” 老鸨子没想到自己千小心万小心,最终还是得罪了眼前的这个“大人物”。现在她只能寄希望于刚才李盛驰看中的那位“清倌人”,可以帮助自己多多美言几句了。 “春宵一刻值千金,你在这里好好服侍公子,顺便替我向公子赔罪。” 在细心告诫了清倌人一番后,老鸨子起身关闭房门走了出去,临走时还不忘了向李盛驰深施一礼以示恭敬。 “奴家杜四娘,敢问公子高姓大名可否赐告?” 杜四娘看到李盛驰目不转睛的看着她,羞怯中不由得以袖遮面。片刻后又觉得有些失礼,这才露出那张肉红的娃娃脸,眨着水汪汪的美眸似乎是向对方表示歉意。 “在下姓李,贱名不值一提,杜姑娘称我的字‘盛驰’即可。” 刚刚听到对方的名字时,李盛驰差点没把手里的酒杯打翻。毕竟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的故事实在是太过家喻户晓,甚至在他小时候还被搬进课本,巧合的是《警世通言》中的“杜十娘”也是生活在明朝万历年间。 “对盛世华年心驰神往之,看来取字的贤达对公子是寄予厚望啊。” 李盛驰也是头一次听有人这么解析自己的名字,他记得当初问父母名字来由时,母亲是这么向他解释的。 “十八子李自然是取了你父亲的姓氏,按照我们这一脉的家谱来排你刚好排到‘盛’字辈。至于那个‘驰’字是因为你预产期到了却迟迟不出来,所以你爸一时冲动在登记户口的时候,就给你取了‘迟’字作为姓名的第三个字。” 听到母亲的这番解释后,李盛驰真心感谢那位在登记户口时,把自己名字写错的户籍警察。毕竟相比之下,“盛迟”这个名字更容易被别人起外号。 “我听老鸨说你如今才只有二八芳龄,年纪轻轻便沦落风尘,想必一定受了不少苦吧?” 杜四娘万万没想到对方既没有和自己吟诗作对,也没有让她抚琴作画,而是一开口就戳到了那不堪回首的伤心处。 “众生皆苦只不过苦的因不同而已,公子若是真的怜惜奴家,就不要再计较妈妈之前的不是了可以吗?” 李盛驰不以为意的点了点头,随即想到在P2P催收公司午会时做的一个游戏。为了缓解房间尴尬的气氛,他便把这个游戏告诉给了杜四娘。 “公子真是机敏无双,竟然可以想到这么有意思的游戏。不过既然是游戏就要有彩头,不知您意下如何?” 第(3/3)页